高中数学

高效学习高中数学的习惯与方法

来源: 网络 作者:
  理科学习重在平日功夫,不适于突击复习。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5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除此之外,还应该掌握恰当的方法来高效学习,下面是高效学习高中数学的习惯与方法,一起来学习。

高效学习高中数学的习惯与方法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数学的习惯?

  一、培养阅读数学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阅读时应仔细推敲,弄懂弄通每一个概念、定理和法则,对于例题还应与同类参考书联系起来一同学习,博采众长,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数学书需要重读、精读、巧读。

  ①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

  ②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要力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

  ③应用题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金榜成功数学阅读1+1,让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兴趣,增长知识。

  二、作业要认真对待

  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再动笔的好习惯,做会一类题领会一大片。同时作业书写规范化,作业订正自动化。即做作业要态度认真、书写规范,作业做完后要自觉检查。做作业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从低年级起,引导学生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

  三、多做多练,游刃有余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须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给高中生学数学的建议

  1、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抓基础上,始终不转移。

  要知道,在高三数学备考中,有很多人败在了眼高手低上。每次想到高考考得那么难,不由得就要去拔高,课本弃之不顾,基础题也看不上做。

  但是在难题的攻克上又乏善可陈,每做一道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大多数半途而废,并没有起到提高能力的作用。情况是不容乐观,但也要面对现实,虽然时间紧张,但不能盲目冒进。既然学好数学是一场攻坚战,那就要步步为营。缩小差距的前提是承认差距,抓基础是数学备考的主旋律。

  先从拿下课本开始,很有可能的,你连基本的公式定理都不理解,不具备基本的解题能力。高考题来源于课本,那就要抓好课本。弄清楚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把基础题做到烂熟,这是备考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2、突出重点,找到可以突破的模块。

  高中数学难,那难在哪些模块上?这是个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高中数学分模块的一大好处是,很多模块内容之间联系不紧密,比如概率与统计、算法、数列等。这些内容的学习,基本上不需要过去的数学基础,那么可以先重点学好这些模块,拿到相应的成绩,也能增强学数学自信心。

  此外,对数学提高的期望值不宜过高,对高难度模块不宜操之过急。比如函数、圆锥曲线等,一直以来都是高考数学的难点所在。要有舍得思想,灵活学习。高难度内容降低要求,目标是基础题解对,不出现低级失误。减少失误就是在得分,而功夫要下在平时。

  3、做题质量要提高,好的习惯太重要。

  高二结束了,数学还是很差,问题会出在哪里?除了勤奋与否,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效率了。必须要明确指出,尽管有决心也有付出,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一年备考后成绩没有提高,原因就出在学习质量上。

  先理解后做题,这个顺序不能乱。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做题要做属于自己的题,难度适中,有针对性,做了就能提高能力。特别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做题过程,务必要独立自主,哪怕速度慢一些,数量少一些,也要注重质量。在做题中培养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思考上不能懒惰。及时总结,收集典型失误,汇聚成错题集,经常性研究,是不错的方法。而有问题不放弃不忽视,立刻马上请教老师更是好习惯,你会坚持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攻克数学难关的路上,只要能高质量的坚持,精准学习,满怀信心,就一定可以提高数学成绩,加油!

    相关文章

    上一篇: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_高中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笔记如何做_数学课堂笔记三大常见误区

    Copyright © 2024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